復康物理治療

復康物理治療(Physical Therapy)透過人體生理對物理刺激所作出的反應達到治療目的,藉著多元化的物理治療方法,幫助受痛症困擾、手術或受傷後的患者逐步恢復活動能力。常見應用於因姿勢與運動造成的慢性疼痛、十字韌帶手術後或半月板手術後等。不少人選擇非藥物的物理治療作為復健治療,因為可根據患者需要靈活訂制個人治療方案,加快改善疼痛及恢復功能。治療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:儀器治療、手法治療與運動治療。

立即預約諮詢

儀器治療 | 加速康復

物理治療儀器以非入侵性、非藥物方式,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及促進修復。常見儀器包括:

衝擊波痛症治療

消除炎症、刺激組織修復,加速康復進度

電磁波物理治療

阻斷疼痛感、改善關節功能、加快骨折癒合

干擾波舒緩治療

放鬆繃緊肌肉及防止萎縮、減少痛覺訊息的傳遞

激光紅光修復治療

促進身體循環代謝、減輕炎症及腫脹

手法治療 | 促進組織功能恢復

專業物理治療師以徒手方法,針對肌肉、關節、筋膜、軟組織及神經系統進行放鬆及治療,有助加快恢復活動度、減輕疼痛、改善功能。相對於傳統推拿按摩,物理治療手法更強調醫學安全性與精準度,更了解人體結構,令治療效果更佳。

常用手法

關節鬆動術

改善關節活動幅度

深層摩擦按摩

促進修復

軟組織放鬆術

降低緊繃

運動治療 — 主動參與康復及預防再受傷

運動治療是復康的關鍵,治療師會依據運動物理治療理論,設計個人化運動計劃,幫助患者主動參與恢復過程,循序漸進恢復活動能力。運動物理治療不僅改善術後功能,亦可作為長期復健治療,有效降低再次受傷風險。

運動治療:3大人士適用

  • 慢性疼痛患者:改善姿勢與運動模式,減少復發
  • 十字韌帶手術後:分階段強化膝關節,重建穩定性
  • 半月板手術後:恢復平衡與靈活度

3大物理治療方式比較

治療方式適合人士常用工具 / 技術特點
儀器治療✔術後康復
✔急慢性疼痛
✔組織修復
✔衝擊波
✔聚焦電磁波
✔干擾波
✔激光紅光
✔非入侵性
✔儀器輔助
手法治療✔術後僵硬
✔慢性痛症
✔活動受限
✔關節鬆動
✔軟組織放鬆
✔PNF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
✔專業手法
✔安全高效
運動治療✔十字韌帶
✔半月板手術後
✔預防復發及受傷
✔個人化運動方案
✔度身定制
✔主動訓練
✔功能導向

治療特點

註冊物理治療師主理

制定個人化方案

功能性訓練、醫學支持

特別適用於手術後康復

非入侵性、非藥物治療

預防再受傷

復康物理治療步驟

Step 1

物理治療師檢查及評估

物理治療師先了解患者過往病史,並透過專業檢測,例如:關節活動度測試、步態觀察、功能量表與疼痛評估等,了解患者的實際狀況。

Step 2

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

根據評估結果,設計包含物理治療儀器、物理治療手法與運動治療的綜合方案。

Step 3

定期跟進及優化方案

在治療過程中,治療師會逐步提升挑戰,利用量化數據(如肌力、活動角度、步態對稱性)追蹤效果,並依康復進度調整治療方案。

復康物理治療常見問題 FAQ

1. 復康物理治療需要多久時間才能見效?

一般患者在4–6 週的持續治療後會有明顯改善,例如疼痛減少、關節活動度提升。如果屬於十字韌帶手術後或半月板手術後的康復過程,通常需要更長時間的復健治療,分階段配合 物理治療儀器、物理治療手法及運動物理治療。治療師會透過關節角度、肌力測試與步態分析等指標來監測進展,確保每一步都安全有效。

2. 十字韌帶手術後多久可以開始物理治療?

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後數天至一週就可以開始早期復健治療。初期會以物理治療儀器(如干擾波或激光紅光)減輕腫脹與疼痛,再逐步加入物理治療手法幫助關節伸展,最後配合運動治療建立肌力及穩定性。由於每個人的恢復進度不同,治療師會根據你的狀況設計個人化計劃。

3. 半月板手術後需要做運動治療嗎?

需要。運動治療是半月板手術後恢復的關鍵,能幫助恢復膝關節靈活度、穩定性與平衡感。初期治療師會安排低強度的運動物理治療,避免過度負荷;隨著關節修復,會逐步增加肌力與功能性動作,降低再次受傷的風險。

4. 儀器治療會痛嗎?

大部分物理治療儀器屬於無創傷、非入侵性治療,治療過程只會感到輕微的溫熱或刺激感,例如衝擊波、聚焦式電磁波、干擾波或激光紅光。這些感覺其實代表著組織正在接受有效的刺激,能促進循環與修復,對十字韌帶手術後或復健治療特別有幫助。

5. 徒手治療與按摩有甚麼分別?

物理治療手法建基於醫學與解剖學,屬於功能性治療,目的在於恢復關節活動度、改善肌肉緊張及神經功能。相比之下,一般按摩主要針對放鬆,並未必能處理根源問題。物理治療師會根據你的病史與需求,採用合適的徒手治療技術,並配合運動治療,讓效果更持久。

6. 運動治療是否適合所有人?

運動物理治療會根據患者年齡、病史與功能需求進行個人化設計,因此基本上大部分人都適合。不論是術後康復、慢性痛症,或想提升體能,都可以透過運動治療強化身體功能,同時有效預防再受傷。治療師會從基礎動作開始,逐步提升挑戰,確保安全。

7. 如果有慢性肩頸痛,應該選擇哪種治療?

若出現慢性肩頸痛,建議先透過物理治療儀器(如干擾波或紅光)減輕炎症,再配合物理治療手法放鬆緊繃組織。當疼痛控制後,治療師會安排運動治療改善姿勢與肌肉平衡,避免反覆發作。這種結合方式能從止痛到功能改善,達到全面效果。

8. 復康物理治療能否取代手術?

部分病症確實可以透過復健治療避免或延緩手術,例如輕度膝關節損傷或慢性腰背痛。但若屬於嚴重撕裂或結構性損壞,手術仍然可能是必要選擇。即使接受手術,術後仍需配合物理治療手法、物理治療儀器與運動治療才能恢復功能。建議先諮詢專科醫生,再由治療師設計合適方案。

9. 睇物理治療時,治療師會如何安排?

當進行物理治療時,治療師會先做全面評估,包括病史、關節活動度、疼痛來源同肌力測試。然後會設計一個綜合性計劃,結合儀器治療、物理治療手法、運動物理治療,按進度循序漸進,幫助你逐步恢復活動能力,避免二次受傷。

10. 多久需要接受一次復康物理治療?

治療頻率需視乎病情,一般建議每週 1–3 次。在急性期或手術後復健階段,可能需要較密集治療;情況穩定後,頻率可以逐步減少。治療師亦會安排家居運動治療作日常配合,例如伸展與肌力訓練,確保復康進度持續穩定。

集團20年口碑

國際醫療團隊

嶄新醫療儀器

獨家運動器械

集團20年口碑

國際醫療團隊

嶄新醫療儀器

獨家運動器械

立即預約

銅鑼灣世貿中心店|旺角朗豪坊店


點擊「提交」即表示你同意BeHEALTH的《條款及細則》《私隱政策》